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海運及國際物流產(chan) 業(ye) 發生了一係列係統性變化,從(cong) 整個(ge) 上半年和下半年顯示出不同的趨勢和表現,特別是國際物流進入下半年後,集裝箱出口運價(jia) 大幅上升,多個(ge) 國際物流航線爆倉(cang) ,整體(ti) 缺箱等問題也時有發生。在此背景下,未來國際海運和國際物流市場的某些發展趨勢逐步展現。
國際物流業(ye) 的發展和發展趨勢
從(cong) 整個(ge) 2020年國際海運和物流行業(ye) 的表現來看,出口集裝箱海運運費無疑是最受關(guan) 注的話題。國際物流運輸價(jia) 格暴漲的同時,多條國際物流航線的爆艙缺櫃現象也成為(wei) 常態。特別是為(wei) 中國出口而使用的空箱已經陷入嚴(yan) 重短缺。
貨櫃物流平台數據顯示,從(cong) 2020年第二季度起,中國主要港口CAx(可用集裝箱指數)普遍低於(yu) 0.5,甚至不到0.1。40HQ集裝箱特別短缺,大麵積爆艙,致使貨主平均要提前3-4周預定。造成空箱和空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疫情的爆發使海外碼頭運營效率嚴(yan) 重下降,空箱難以流動。
從(cong) 整體(ti) 上看,上述市場表現暴露了國際海運和物流行業(ye) 麵臨(lin) 的兩(liang) 個(ge) 突出問題
一、整個(ge) 供應鏈缺乏彈性和冗餘(yu) 。當市場追求更高效率、更低價(jia) 時,事實上,任何資產(chan) 配置者都不會(hui) 預先儲(chu) 備多餘(yu) 的運力和冗餘(yu) 的危機處理能力以應對不確定性的需求,這是造成整個(ge) 供應鏈缺乏彈性和冗餘(yu) 的深層原因。
二、缺少對需求及時反應的組織。許多貨物代、物流企業(ye) 都很習(xi) 慣於(yu) 需求定式,麵對合作時間較長的客戶,能做到需求已知。但在疫情爆發環境中,需要更迅速地響應客戶,這需要共享彼此的信息,從(cong) 而更有效地製定解決(jue) 方案。但是,很明顯,國內(nei) 的貨代物流企業(ye) 更缺乏這種能力。
船運企業(ye) 和貨代國際物流企業(ye) 之間的界限將變得更加模糊,共同走向端到端的綜合物流服務。如今,馬士基已對其進行戰略轉變,使其成為(wei) 全球一體(ti) 化的集裝箱運輸和物流公司,同時也推出了自己的拖車、報關(guan) 業(ye) 務,而此前這些業(ye) 務均由傳(chuan) 統物流公司承擔。
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不斷擴大。現在,單一的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正逐漸為(wei) 綜合服務型專(zhuan) 業(ye) 化所取代。而輸出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也轉變為(wei) 連接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