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席聲明,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前言
一、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ju) 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xi) 近平,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智利總統博裏奇,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印度尼西亞(ya) 總統佐科,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肯尼亞(ya) 總統魯托,老撾國家主席通倫(lun) ,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俄羅斯總統普京,塞爾維亞(ya) 總統武契奇,斯裏蘭(lan) 卡總統維克拉馬辛哈,土庫曼斯坦民族領袖、人民委員會(hui) 主席庫·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埃塞俄比亞(ya) 總理阿比,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莫桑比克總理馬萊阿內(nei) ,巴基斯坦總理卡卡爾,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總理馬拉佩,泰國總理賽塔,尼日利亞(ya) 副總統謝蒂馬,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與(yu) 會(hui) 。法國、阿聯酋、希臘等國領導人高級別代表與(yu) 會(hui) 。共150多個(ge) 國家的代表參會(hui) 。習(xi) 近平主席在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
二、高峰論壇主題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論壇期間舉(ju) 行三場高級別論壇,議題分別是:(一)深化互聯互通、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二)共建綠色絲(si) 路、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三)發展數字經濟、挖掘經濟增長新動能。論壇期間還舉(ju) 行六場專(zhuan) 題論壇,討論貿易暢通、海洋合作、廉潔絲(si) 路、智庫交流、民心相通、地方合作等。論壇開幕前舉(ju) 辦了“一帶一路”企業(ye) 家大會(hui) 。
三、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網絡從(cong) 亞(ya) 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舉(ju) 辦了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yu) 合作夥(huo) 伴在鐵路、港口、金融、稅收、能源、綠色發展、綠色投資、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ti) 、文化等20多個(ge) 領域建立了多邊對話合作平台。
四、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以互聯互通為(wei) 主線,推動構建以經濟走廊為(wei) 引領,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wei) 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為(wei) 依托,涵蓋陸、海、天、網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流通。中國與(yu) 各方合作開展了3000多個(ge) 務實項目,拉動近1萬(wan) 億(yi) 美元投資。
五、各方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傳(chuan) 承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si) 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合作原則,推動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為(wei) 國際經濟合作搭建了平台,為(wei) 全球共同發展開辟了空間,成為(wei) 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
六、各方期待繼續加強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wei) 促進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加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更大貢獻,共同開辟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高峰論壇主要成果
七、在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如下:
(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參與(yu) 跨裏海國際海運運輸走廊建設,辦好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會(hui) 同各方搭建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為(wei) 支撐的亞(ya) 歐大陸物流新通道。積極推進“絲(si) 路海運”港航貿一體(ti) 化發展,加快陸海新通道、空中絲(si) 綢之路建設。
(二)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方將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擴大數字產(chan) 品等市場準入,深化國有企業(ye) 、數字經濟、知識產(chan) 權、政府采購等領域改革。中方將每年舉(ju) 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未來5年(2024-2028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wan) 億(yi) 美元、5萬(wan) 億(yi) 美元。
(三)開展務實合作。中方將統籌推進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3500億(yi) 元人民幣融資窗口,絲(si) 路基金新增資金800億(yi) 元人民幣,以市場化、商業(ye) 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本屆高峰論壇期間舉(ju) 行的企業(ye) 家大會(hui) 達成了972億(yi) 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中方還將實施1000個(ge) 小型民生援助項目,通過魯班工坊等推進中外職業(ye) 教育合作,並同各方加強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人員安全保障。
(四)促進綠色發展。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ju) 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hui) ,建設光伏產(chan) 業(ye) 對話交流機製和綠色低碳專(zhuan) 家網絡。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到2030年為(wei) 夥(huo) 伴國開展10萬(wan) 人次培訓。
(五)推動科技創新。中方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舉(ju) 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hui) ,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中方將在本屆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願同各國加強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
(六)支持民間交往。中方將舉(ju) 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在已經成立絲(si) 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聯盟的基礎上,成立絲(si) 綢之路旅遊城市聯盟。繼續實施“絲(si) 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
(七)建設廉潔之路。中方將會(hui) 同合作夥(huo) 伴發布《“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與(yu) 展望》,推出《“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高級原則》,建立“一帶一路”企業(ye) 廉潔合規評價(jia) 體(ti) 係,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一帶一路”廉潔研究和培訓。
(八)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製。中方將同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ti) 、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台建設。繼續舉(ju) 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成立高峰論壇秘書(shu) 處。
八、高峰論壇期間形成了458項成果,包括:(一)各方發起了一係列國際合作倡議、決(jue) 定舉(ju) 辦係列國際會(hui) 議,主席國匯總形成了多邊合作成果文件清單。(二)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地方政府、企業(ye) 商定一係列務實合作項目、雙邊合作協議等,主席國就此匯總後形成了務實合作項目清單。
高級別論壇討論情況
九、在高級別論壇上,與(yu) 會(hui) 各方就互聯互通、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主要觀點如下:
(一)深化互聯互通,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加強互聯互通有利於(yu) 幫助各國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各國需要建設和維護高質量、可靠、可持續和有韌性的基礎設施,應確保基礎設施在全周期內(nei) 切實可行、價(jia) 格合理、包容可及、廣泛受益。歡迎多邊開發銀行和各國金融機構通過公私夥(huo) 伴關(guan) 係、混合融資等金融工具,為(wei) 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加強交通、能源資源、水利、信息通訊設施等領域合作,有助於(yu) 完善全方位、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發展相互兼容和多式聯運的交通,不斷提升國際物流運輸便利化水平和國際運輸大通道韌性。鼓勵開展基礎設施規則、規製、標準等方麵國際合作,推動形成普遍認可的規則標準和最佳實踐,提升“軟聯通”水平。中國及相關(guan) 參與(yu) 方共同發布了《深化互聯互通合作北京倡議》。
(二)共建綠色絲(si) 路,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各方回顧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生物多樣性公約》及“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支持共同推進建設綠色絲(si) 綢之路,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采取氣候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應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支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汙染治理、循環經濟、綠色基礎設施、綠色交通、荒漠化和沙塵暴防治等領域加強合作,鼓勵開發有效的綠色金融工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會(hui) 同合作夥(huo) 伴發起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為(wei) 發展中國家綠色發展提供充足、可預測和可持續融資。中國及相關(guan) 參與(yu) 方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
(三)發展數字經濟,挖掘經濟增長新動能
縮小“數字鴻溝”有助於(yu) 使數字經濟成果普惠於(yu) 民。應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打造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數字安全保障有力、數字合作互利共贏的數字絲(si) 綢之路。
“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支持建設和完善區域通信、互聯網、衛星導航等信息基礎設施。支持推進數字技術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零售業(ye) 、教育、醫療、保健、旅遊和專(zhuan) 業(ye) 服務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實踐交流,深化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航運、商貿、文化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努力實現更具包容性、賦能、可持續、有韌性和創新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支持加強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和網絡法治領域交流合作。
中方在高峰論壇期間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呼籲各國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強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共同做好風險防範,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框架和標準規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中國及相關(guan) 參與(yu) 方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
專(zhuan) 題論壇討論情況
十、在專(zhuan) 題論壇上,與(yu) 會(hui) 各方表達了如下觀點。
(一)促進貿易暢通
各方支持以世貿組織為(wei) 核心、以規則為(wei) 基礎、非歧視、開放、公平、包容、公正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ti) 製,反對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措施。支持推進世貿組織必要改革,實現多邊貿易規則與(yu) 時俱進。
“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同意進一步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開展通關(guan) 便利化和執法領域合作,特別是推進“經認證的經營者”國際互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貿易單據數字化、推進航運貿易數字化、跨境電商監管創新等合作,並在農(nong) 食產(chan) 品檢驗檢疫領域開展合作。支持優(you) 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完善多雙邊經貿合作機製,共同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深化雙向投資,強化重點產(chan) 業(ye) 合作,支持世貿組織達成《投資便利化協定》。鼓勵三方或多方市場合作。認識到稅收對於(yu) 跨境投資的影響,同意擴大稅收協定網絡,加強稅收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框架下的合作。中國將支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區,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國及相關(guan) 參與(yu) 方共同發布了《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國際經貿合作框架倡議》。
(二)加強海洋合作
海洋日益成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應支持以清潔生產(chan) 、綠色技術、循環經濟為(wei) 基礎,促進海洋產(chan) 業(ye) 發展和轉型升級,發展可持續、有韌性和包容性的藍色經濟。鼓勵創新藍色經濟金融平台、產(chan) 品、標準和服務體(ti) 係,發揮藍色債(zhai) 券、保險、基金等工具的作用,改善藍色產(chan) 業(ye) 投融資環境。
“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支持推動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強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海洋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麵合作。深化海洋科學技術合作,共享海洋可持續發展知識和成果,促進海洋技術標準體(ti) 係對接與(yu) 技術轉讓。提供海洋公共服務,推動海底關(guan) 鍵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海洋防災減災合作機製,共建重點海域海洋災害預警報係統。中國及相關(guan) 參與(yu) 方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
(三)建設廉潔絲(si) 路
廉潔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對腐敗應零容忍。呼籲根據各國法律法規以及各國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和相關(guan) 雙邊條約下的義(yi) 務,在追逃追贓、反賄賂、反洗錢等領域開展全麵、高效的國際合作,拒絕為(wei) 腐敗犯罪人員及其資產(chan) 提供避風港。
中方與(yu) 合作夥(huo) 伴發布了《“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與(yu) 展望》和《“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高級原則》,認為(wei) “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顯著,提出共商廉潔夥(huo) 伴關(guan) 係、共建廉潔營商環境、共享廉潔發展成果的合作原則。支持促進廉潔文化,加強企業(ye) 自律意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建立“一帶一路”企業(ye) 廉潔合規評價(jia) 體(ti) 係。加強反腐敗領域學術交流合作,加大“一帶一路”廉潔建設人員培訓力度。鼓勵締結引渡條約、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和反腐敗合作協議。廉潔絲(si) 綢之路專(zhuan) 題論壇發表了主席總結。
(四)加強智庫交流
學術界注意到中國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本屆高峰論壇期間發布的《“一帶一路”發展學》報告,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經社部、聯合國亞(ya) 太經社會(hui)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谘詢委員會(hui) 發布的“一帶一路”研究報告。上述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將推動降低全球貿易成本,助力全球減貧事業(ye) ,為(wei) 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貢獻。各國智庫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應加強合作,推動信息、資源、研究成果共享,形成更多客觀、公正的研究成果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各方支持智庫、專(zhuan) 家、學者發揮各自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通過開展聯合研究共同探索“一帶一路”實踐路徑和未來方向。鼓勵各國智庫開展“一帶一路”主題活動,通過論壇、研討會(hui) 、訪學等加強學術交流,拓展合作網絡,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不斷豐(feng) 富“一帶一路”研究的內(nei) 容和深度。支持智庫、媒體(ti) 、社會(hui) 組織進一步加強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的公共溝通,有效應對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的虛假消息和誤讀,增進各國民眾(zhong) 對“一帶一路”的理解認知。智庫交流專(zhuan) 題論壇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強“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倡議》。
(五)增進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應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不斷增進各國人民以及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
“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鼓勵各國政黨(dang) 、議會(hui) 、民間組織、媒體(ti) 、智庫、工商界等各界人士在民心相通建設上發揮更大作用,期待在藝術、文化、教育、科技、旅遊、衛生、體(ti) 育等領域進一步開展交流和合作。
中方發布了《“絲(si) 路心相通”共同倡議》,將實施“一帶一路”青年精英計劃、設立“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公益基金、實施“絲(si) 路心相通”行動。
(六)開展地方合作
民間友好根在地方、源在人民。地方政府特別是友好城市是推動夥(huo) 伴國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鼓勵各方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強有關(guan) 地方政府和友好城市交往,深化務實合作,攜手將友好關(guan) 係轉化為(wei) 惠及各自人民的豐(feng) 碩成果。
“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支持推進地方合作平台建設,積極推動經濟互補性強、產(chan) 業(ye) 銜接度高的地方政府締結更多友好夥(huo) 伴關(guan) 係,發揮各自產(chan) 業(ye) 結構和資源稟賦優(you) 勢,著力推動減貧發展、城市治理、數字經濟、綠色創新發展、能力建設等優(you) 先領域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持續深化地方人文交流,不斷拓展和夯實友好關(guan) 係的利益基礎和社會(hui) 民意基礎。地方合作專(zhuan) 題論壇發表了主席聲明。
企業(ye) 家大會(hui) 情況
十一、共建“一帶一路”堅持政府引導、企業(ye) 主體(ti) 、市場運作的原則。高峰論壇期間舉(ju) 行的“一帶一路”企業(ye) 家大會(hui) 發布了《“一帶一路”企業(ye) 家大會(hui) 北京宣言》。各國工商界重申將堅持開放合作,加強互聯互通、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堅持合規經營,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更多工商界力量。
下一步工作
十二、“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將共同落實本屆高峰論壇成果,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各自發展規劃同“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進一步促進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各國人民“心聯通”,為(wei) 促進世界經濟複蘇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