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交易中總會(hui) 有意外事件發生,而目的地港無人提貨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最近,目的港無人提貨的現象頻繁發生。由於(yu) 疫情爆發,一些國外企業(ye) 破產(chan) ,資金周轉困難或倒閉,原本與(yu) 進口商談判的合作便因此擱淺。貨品到達目的港後自然無人接收,商品交易不能順利完成。那麽(me) 目的港無人提貨該如何應對?
在類似的情況下,目的港無人提貨主要有三個(ge) 方麵的原因,一是買(mai) 方懷疑貨物存在質量問題,如懷疑貨物到達目的地後貨值下降,從(cong) 而拒絕付款,造成貨物滯留在目的港無人提貨。另一個(ge) 原因是承運人違反了提單合同的約定,或者貨物延誤交付,或者承運人未能履行管貨義(yi) 務,以致貨物受損,導致收件人拒絕提貨。
由於(yu) 目標國的法律法規、貿易政策、檢疫政策等限製變化,導致貨物無法通關(guan) ,使收貨方自然不能提貨。未提貨的貨物,則會(hui) 產(chan) 生一係列的後續影響,最直觀的就是產(chan) 生各種費用,如大運費、滯港費、倉(cang) 儲(chu) 費等相關(guan) 費用。此外,還會(hui) 導致出口貨物退運,或者出現大幅度貶值。
當前,由於(yu) 疫情暴發,多國和地區的港口管理升級,許多國家的物流和貨代公司都關(guan) 閉了,港口工人也出現了明顯的短缺。由於(yu) 工人不足,作業(ye) 效率自然下降,目的港無人提貨的問題自然日益嚴(yan) 重。那對於(yu) 目的港無人提貨,發貨人該如何應對?
一、避免將商品進行拍賣
如貨物在目的地港無人卸下,托運人首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目的港當地棄貨作業(ye) 的時間限製和要求,避免國際物流貨物由於(yu) 停留港口時間過長而被目的國司法拍賣。若有充足的時間供我們(men) 操作,那麽(me) 我們(men) 就可以根據情況製定相應的計劃,將風險降到最低。
二、製定應急預案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們(men) 可以根據情況做減價(jia) ,先找出放貨的條件,找到後再通過減價(jia) 、轉售,把商品賣給目標國家的其他公司。如不能減價(jia) 出售,可將貨物運回倉(cang) 庫或直接棄貨。從(cong) 自身最小風險和最大利益出發製定可行性對策。
三、不能轉售如何處理?
如貨物不能轉售,賣方可根據情況選擇退貨或銷毀。對於(yu) 如何選擇,賣方需要計算退運的成本和收益,從(cong) 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若賣方未作退運處理,無法提貨將麵臨(lin) 全損和難以收回的後果。
四、賣方與(yu) 保險公司聯係
賣方如有預見之明,應在貨物運輸前投保。然後賣方直接與(yu) 保險公司聯係,及時了解相關(guan) 情況,要求相應的賠償(chang) 。海運貨物在海上將麵臨(lin) 許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目的港無人提貨等情況增多的今天,通過海運保險可以降低運輸風險。